发现中药作用规律,阐明作用机制,形成防治POP的整体观思想

4.发现中药作用规律,阐明作用机制,形成防治POP的整体观思想

发现了温肾阳和滋肾阴中药都具有“双重调节骨代谢平衡”的作用规律,阐明了补肾中药及有效组分调控骨代谢的作用机制,形成了“调和肾阴、肾阳”防治POP的整体观思想。

建立了“中药防治POP体内、外筛选系统”和“补肾中药有效组分库”,筛选出疗效确切的补肾中药有效组分。在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证明补肾益精方及温肾阳、滋肾阴颗粒通过增加骨密度、提高生物力学载荷,改善骨结构,防治POP。利用12×SBE-OC-Luc报道基因,转染至成骨细胞,获得单克隆细胞株,建立了“中药防治POP体外筛选系统”及“补肾中药有效组分库”。选出补肾中药及相关有效组分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苷、补骨脂素、蛇床子素能够增加成骨细胞中BMP的表达,优于益气类、化瘀类中药。利用Wnt/β-Catenin、BMP2/4/7、OPG基因敲除小鼠和去卵巢大鼠模型,建立了“中药防治POP体内筛选系统”。证明了温肾阳、滋肾阴颗粒及其有效组分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苷、补骨脂素、蛇床子素、齐墩果酸能够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抑制骨量丢失。

进一步证明了温肾阳颗粒主要是通过上调Wnt/β-Catenin-BMP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促进骨形成;同时还可以间接调节OPG/RANKL信号,抑制骨吸收。其中淫羊藿苷、骨碎补总黄酮上调β-catenin-BMP信号通路[Front Biosci,2012(1):1224-1236];补骨脂素上调BMP信号通路[Menopause,2012(19):1040-1048];蛇床子素上调成骨细胞中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抑制RANKL信号[JBMR,2010(25):1234-1245]。滋肾阴颗粒一方面通过下调Notch信号通路,促进骨形成,另一方面通过直接调节OPG/RANKL信号,抑制骨吸收。女贞子、旱莲草有效组分齐墩果酸通过调节Notch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抑制骨吸收的分子机制与调节OPG/RANKL信号相关[Menopause,2012(19):22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