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九分法的确定
2025年08月10日
1.体质九分法的确定
分类的方法,是认识事物之间差异性的重要手段。划分体质的不同类型,有助于把握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由于体质形成因素的多样性,使个体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异也是错综复杂的。《内经》以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医家从不同角度对体质类型进行了划分。《内经》以阴阳五行、脏腑气血形志作为分类依据,主要包括阴阳分类法、五行分类法、形态与功能特征分类法和心理特征分类法等不同的分类方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体质类型学说,如张介宾的藏象阴阳分类法、叶桂和华岫云的阴阳属性分类法、章楠的阴阳虚实分类法、陆晋生的病性分类法和金子久的虚弱体质阴阳分类法。现代学者从临床实践角度对现代人常见的体质类型进行了分类,如六分法、七分法、九分法、十二分法和小儿体质分类法。王琦带领课题组运用文献学、信息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数据的计算机检索和统计分析,再次进行了体质分类与特征表述研究。对于古代文献按照命名、体质特征、发病倾向、形成因素四方面;现代文献从体质分类及特征表述的统计分析,对408个特征表述数据进行归纳和统计分析,提出了体质九分法。基于王琦对体质九分法的深入研究和取得的成果,目前以中医9种基本体质类型为公认的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