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术内涵建设是中医脑病学科建设的主要特点

1.重视学术内涵建设是中医脑病学科建设的主要特点

在王永炎带领下,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风病学组于1986年制订了《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泰安标准),1995年根据中风病证候学的研究成果,制定了第二代《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风病学组及脑病急症协作组还组织制定了头风、颤振等诊疗标准。在2004年启动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制订《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的项目中,脑病专业委员会的主要单位承担了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临床指南的编写工作。2004~2006年间脑病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了《中医脑病学》专著,由王永炎、张伯礼任主编,200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探讨了具有中医内涵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方法,构建了病证结合临床评价体系,参与完成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中风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修订工作,并于2016年颁布。制定了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脑病协作组的中风病等16个重点病种的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撰写了 WHO西太区《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脑梗死》。初步完成中风病中医术语的梳理和标准化工作,形成了中医四诊信息术语与临床信息采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