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开发《中医体质量表》,形成《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研发体质辨识新技术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036例肥胖人群、169个痰湿体质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对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计算出OR值、筛选出13项与痰湿体质联系强度最大的体征和表现,再进一步评分,制定出了痰湿体质的定量诊断标准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于古代文献按照命名、体质特征、发病倾向、形成因素四方面;现代文献从体质分类及特征表述的统计分析,对408个特征表述数据,以及1247例样本中的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归纳和统计分析。从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五方面对9种基本体质类型进行了体质特征表述,并由此形成了体质分类最初的标准。在制定中医痰湿体质量化诊断标准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法,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编制出《中医体质量表》,初步形成了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亚量表构成的、60个条目、以自填为主的标准化量表。在此基础上又制定出了《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实现了体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此后,又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又开发出了雷达分析图、个体体质信息采集分析系统、三维中医体质模型3项体质辨识新技术,进一步拓展了中医体质分类法应用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