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培本治疗肿瘤应用研究

第十二章 扶正培本治疗肿瘤应用研究

[摘要] “扶正培本”作为我国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辨证论治思想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高度概括而形成的理论成果,该理论起源于《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理念。

自20世纪60年代起“扶正培本”治则在肿瘤治疗中被提出和广泛指导临床实践,历经50余年,以余桂清、张代钊、孙燕、潘明继、朴炳奎、刘嘉湘、周岱翰、林洪生为代表的几辈中医肿瘤人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在国内先后开展了“扶正培本”法治疗肿瘤的数十项临床研究,涉及的病种有肺癌、胃癌、肝癌等,并以现代医学恶性肿瘤治疗手段为研究切入点,进行了中医“扶正培本”治疗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模式和方法学探索,以及“扶正培本”治疗如何在恶性肿瘤不同治疗阶段发挥优势、提高临床疗效的研究。最终,使中医药“扶正培本”参与的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成为中国恶性肿瘤治疗的显著特色并为世界所关注,“扶正培本”为主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成为并列于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的第五种恶性肿瘤治疗手段,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另一方面在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的不良反应控制方面疗效显著。

此外,各地的研究者还进行了多项针对恶性肿瘤、以“扶正培本”为主要治则的中医药治疗肿瘤有效方药研究,开发了大量的临床广泛应用的中药新药,最有代表的中药新药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研制的健脾益肾颗粒、益肺清化颗粒、西黄解毒胶囊,孙燕研制的贞芪扶正颗粒,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治疗肺癌的金复康口服液,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鹤蟾片,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医院的志苓胶囊等,针对骨髓抑制的生血丸,针对放疗毒副反应的安多霖胶囊,对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参一胶囊等,它们成为目前肿瘤临床中西医医师广泛应用的品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维护广大癌症患者健康不可或缺的良药。

“扶正培本”治疗肿瘤的研究并未停留在临床研究和新药研究两方面,对于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也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吸引了世界范围内肿瘤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例如中药益气药黄芪,其有效成分不仅能改善荷瘤机体的免疫能力,其多种多糖类成分还能明显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传统扶正药人参,其主要活性成分人参Rg3可以明显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人参Rh2则具有明显的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此外天冬、淫羊藿、三七、茯苓、猪苓、灵芝等扶正中药均在现代药理研究中展现出针对肿瘤的突出作用,所涉及的作用机制有调节免疫功能、干预内分泌机制、抑制多药耐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为中医治疗肿瘤的现代化,以及机制的阐明,进而发现中医扶正药的优势作用靶位,最终进一步提高“扶正培本”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奠定基础。由于机制研究建立了中医扶正肿瘤治疗与现代医学沟通的语言与方法,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如今在中医治疗肿瘤的基础研究方面,各个研究组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研究,扩大了中医“扶正培本”治疗肿瘤的国际影响力。

总之,“扶正培本”理论治疗肿瘤历经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临床研究、药物研究、机制研究,在其理论内涵的丰富和机制挖掘深化、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推广应用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发展。近年来,通过对该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完善探索,逐步衍生出恶性肿瘤中医治疗的特色创新理论,如目前林洪生基于“扶正培本”基础上提出的“固本清源”理论,是对“扶正培本”治疗肿瘤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扶正培本”治疗肿瘤将会在新的时代、新的发展阶段发挥更好的作用和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