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证研究成果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习惯性自然流产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有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稀发、闭经、不育等。13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辨证分为痰实,肾虚痰实和肾虚三型,以补肾化痰治疗,疗效在82.7%~94.5%之间。其中116例为闭经及月经稀发患者,疗效为82.8%,而用LH-RH同样治疗闭经及月经稀发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疗效仅为53.1%。经补肾化痰治疗后,在出现排卵或妊娠的同时,反映雌激素水平的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在原来低落的患者中有明显提高。对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的内分泌激素测定表明,她们的FSH,睾酮(T)和皮质醇(C)的基础值都在正常范围,LH、PRL为正常的2倍,LH/FSH显著高于正常,E2仅为正常人的一半,lg T/lg E2比值在月经第5天和正常人无显著差异,但在月经第12天明显升高。9例患者在治疗的90天中共出现22次月经,有6例患者出现9次排卵。进一步分析表明,排卵周期与无排卵周期比较,FSH多有上升,LH无差异,因而LH/FSH下降;排卵周期E2上升,T无差异,故lg T/lgE2下降。此外还发现,PRL<400 mIU/L多集中在排卵组内,而PRL水平高者或治疗后反上升者不排卵。上述结果提示补肾促排卵可能首先是调节下丘脑功能,促使FSH水平的上升,LH/FSH比值随之下降;继而E2上升,lg T/lgE2下降,促使卵泡的发育而后成熟。
具有高雄激素、高胰岛素血症的PCOS患者属于代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有关,不但拮抗克罗米芬,用温肾化痰法疗效也不佳。患者有阴虚内热、瘀阻冲任的征象,改用益肾活血的天癸方治疗,35例患者获得59.7%的排卵率和41.42%的妊娠率,且治疗后血睾酮和胰岛素水平均下降。将天癸方治疗与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二甲双胍治疗比较,天癸方组患者恢复规律月经,出现双向型基础体温,以及BMI、WHR、lg T/lg E2等改变均优于二甲双胍组。
对31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中医辨证表明,肾虚型占了绝大多数,对此型流产采用补肾益气方治疗效果确切:4批患者共323例,其中先兆流产163例(流产0~2次),反复自然流产160例(流产次数3~9次),治疗后妊娠成功率在82%~91.6%之间。对92例肾虚型流产患者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封闭效率(MLR-BE)、抗独特型抗体(AIA)和细胞毒指数(CTA)。结果显示,1~3项指标低下者占93.48%,并伴PRL、P、β-HCG水平下降;经补肾益气治疗,妊娠率达90.74%,低下的BE、AIA、CTA明显上升,伴随血PRL、P、β-HCG水平进行性升高。将保胎成功的病例与失败的病例进行比较,成功病例反映淋巴细胞封闭水平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提高,而失败病例提高不明显,甚至反而下降。在孕期不同阶段,保胎成功组的β-HCG、P和E2水平普遍高于保胎失败组。此外对另一组34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外周血封闭抗体经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分析:患者治疗前抗CD3-BE、抗CD4-BE及抗CD8-BE下降、抗CD4-BE/CD8之比明显升高。经治疗妊娠成功率91.67%,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外周血抗CD3-BE、抗CD4-BE、抗CD8-BE明显升高;抗CD4-BE/CD8-BE下降。以上临床研究显示,肾虚型流产主要表现内分泌功能不足,母胎免疫识别功能低下,滋养细胞不能有效表达CD3、CD4的相关TLX抗原(滋养细胞淋巴细胞混合抗原)及有效刺激母体产生抗CD3-BE及抗CD4-BE,以致对胚胎不能产生免疫保护作用而引起流产。补肾益气方能显著提高封闭抗体,有效地刺激母体产生抗CD3-BE、抗CD4-BE及抗CD8-BE以增强对胚胎的免疫保护作用;也能随孕龄而增加血P、β-HCG等的水平。研究还发现,补肾益气方具有促进早孕期胎盘发育及黄体酮生成和分泌的功能。用药后随着妊娠进展,胎盘重量、胎盘系数较流产鼠明显增加:绒毛血窦表面积逐渐增大,血管含量丰富,宫腔形态规则,着床部位蜕膜腺体丰富;同时还观察到血管合体细胞膜明显增多,滑面内质网增加,线粒体丰富,胞质内有大量脂滴,显示胎盘超微结构正常,为母儿间气血、物质交换、母胎界面功能提供了形态学基础,这样能更好地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