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以“体质辨识”为核心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首次进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2025年08月10日
1.形成以“体质辨识”为核心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首次进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从体质角度对健康状态进行了分类,并应用“体质辨识”方法,综合考量人体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状况,对健康状态进行评价,是目前国内研究比较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一,为健康医学提供了测量评估方法。
原卫生部2009年10月10日颁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中纳入中医体质辨识,是唯一一项中医体检内容。实现了中医药首次进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国家首期计划建立3亿份健康档案。2011年,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指出:要扩大中医体质辨识人群,在医改工作中发挥中医药作用。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印发文件提出“运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进行健康状态评估,根据不同体质和健康状态提供中医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作为试点地区的项目服务内容,确定74个试点地区,覆盖人口达6287万。还有如各区县也展开体质辨识与养生保健服务。上海市长宁区率先将中医特色预防保健体系建设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面向全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截至目前,已完成近40万例居民的中医体质辨识工作。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引进KY3 H模式及其项下服务技术产品,并将50套中医体质辨识软件应用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面向全区开展独具特色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2014年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师作为社会准入职业之一,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中医体质健康服务的推广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