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奠定积证血瘀的病机理论,《难经》明辨积聚阐发五脏积

1.《内经》奠定积证血瘀的病机理论,《难经》明辨积聚阐发五脏积

首见于《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将此段论述做连贯分析,类似临床上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明示“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为积的主要病机。《灵枢·五邪》中指出:“邪在肝,则两胁中痛,行善掣,时脚肿,恶血在内。”《难经·五十五难》说:“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阴沉而伏;积者,五藏所生。”《难经·五十六难》论述了五脏积的名称、部位、形态、病机及病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