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  语

四、结  语

急腹症是外科常见疾病,国内外均以手术作为治疗主要手段,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治疗结果常不尽如人意。以中医通里攻下法对急腹症进行治疗,丰富了急腹症的中医学内涵,提高了疗效,有机地将中医辨证与现代病理学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的特有诊断体系,并按照分期分型进行辨证施治。在治疗过程中注重对病情进行及时的动态观察,以不断修正治疗方案。在20世纪90年代末,尤其是2000年以来,学科重视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的有机结合,临床研究不仅注重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引入,更加注重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对照与盲法应用的RCT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通里攻下法防治重症急腹症导致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最为突出的一环就是通里攻下法在保护肠屏障、防止细菌与内毒素移位因此有效防治由此导致的器官损害。在理论上充分体现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由肠及肺的精髓;在临床中采用通里攻下法又能有效地防治肺损伤;在理论探讨中,发现了在重症腹内感染所致阳明腑实证模型大鼠细菌与内毒素移位的规律,即在起病早期肠淋巴系统是由肠及肺的重要途径,而通里攻下中药能有效地减少细菌与内毒素经淋巴系统移位,这也是通里攻下中药作用机制之一。

多年来,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已从一般性急腹症到急危重的急腹症,取得了极大进展。但目前系统研究不够全面,几个临床难治性急腹症如复杂性肠梗阻、重症急性胰腺炎及重症腹内感染所致MODS等,在发病机制、重症化机制、中医治疗方法仍有很多难点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规范。

通里攻下法是中医的中药治疗大法,但由于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在西医医院因其外科一般没有具有中医处方权的医生,因此虽有临床需求,大多不能应用中药,或需要有相应资质医师参与方能应用,故目前只能在较小范围内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应用。这对于大多数急腹症患者来说,未能采用中医治疗是一种缺憾。另一方面,由于从事该方面研究的单位中大学及科研院所较少,高级研究人员远少于从事西医研究的单位。因此从人力到水平低于西医同行,一定程度影响了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