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建立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方案,建立病证结合评价体系
张伯礼主持,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11家单位完成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研究”(课题编号:2001BA701A12a)在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订了具有辨证论治特点的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于2001年11月至2004年7月,开展了通治、辨治、针灸方案与西医治疗方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通治方案采用一种中药注射液,辨治方案采用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针灸方案以针灸治疗为主,在此基础上集各治疗方案优势,建立了以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综合治疗方案,并进行了多中心的临床验证和评价。共观察522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在发病3天、7天、14天、28天和3个月随访时,从神经功能、中医证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生存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治疗方案疗效优于西医治疗方案,从而优化出疗效可靠、符合临床实际的具有辨证论治特点的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研究”获2005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由广东省中医院牵头完成的另一项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观察了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内科一般治疗和辨证论治使用中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合组患者治疗后28天和90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改善(P<0.05);90天严重致残加病死率(BI<75)降低(P<0.05);90天完全康复和轻微残疾率(BI≥95)提高(P<0.05);90天社会功能活动(FAQ)改善(P<0.01)。其中,“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中西医结合综合救治方案的研究”获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十五”攻关期间建立的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在全国80余家单位得到推广与应用,并被纳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和WHO传统医学临床实践指南。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模式得到国内多数学者的认可,并成功应用到“十一五”支撑计划的多项课题研究中,推动了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