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上发展中西医结合(1990~2005年)
2025年08月10日
3.高层次上发展中西医结合(1990~2005年)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理论体系逐渐成熟,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的研究逐渐转向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疑难和危重急腹症。主要包括重症胆道感染、重症急性胰腺炎、复杂性肠梗阻和重症急腹症和大手术所致的器官衰竭等。理论研究上重点研究阳明腑实证及其变证在急腹症发病中的作用;在治法上重点研究通里攻下法及其与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理气开郁法等的相互作用。这些研究内容体现出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的研究进入一个高层次水平。1980年中期以来,鲁焕章、吴咸中等率先采用十二指肠镜开展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加用中药清热利胆、通里攻下治疗当时条件下病死率极高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使病死率从10%~20%降至4.8%,而后又降至2.8%,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1990年吴咸中总结并发表了《在高层次上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一文,对高层次中西医结合提出3项标准:① 采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做出明确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②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优于单用西医或中医的治疗效果。③通过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动态观察或实验研究,能说明其治疗痊愈机制。在吴咸中高层次下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了腹部外科疑难重症如重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大手术及重症急腹症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研究,获得阶段性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确立了中国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治疗的学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