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分类现代糖尿病,提供临床施治策略
2025年08月10日
1.重新分类现代糖尿病,提供临床施治策略
仝小林认为,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与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现代糖尿病的表现特点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于是提出糖尿病应首先区分肥胖型和消瘦型。类型不同,发病原因、病理特征、进程和预后都有很大差别。肥胖型糖尿病是以肥胖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糖尿病,常伴有血脂异常、血压升高、血尿酸升高等多代谢紊乱,多因长期过食肥甘厚味,醇酒炙煿,加之久坐少动,致饮食水谷堆积壅滞,日久化热而成,一般为按现代医学标准分类的2型糖尿病,是临床糖尿病的主体人群。根据《素问·奇病论》的论述及肥胖型糖尿病的特点,归属“脾瘅”范畴。脾瘅阶段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可发展为古代所论之“消渴”,肥胖(或超重)-脾瘅-消渴-消渴并发症是肥胖型糖尿病的自然发展进程。消瘦型糖尿病是以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糖尿病,患者往往体弱偏虚,其发病多与遗传、体质、情志等因素相关,包括按现代医学标准分类的1型糖尿病、1.5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先天禀赋薄弱是消瘅发病的先决条件,情志郁怒是促使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化“热”是其主要病机,消瘦型糖尿病临床特征与消瘅类似,故将其归属“消瘅”范畴。若消瘅日久,内热持续耗灼阴液,亦将归于后期并发症阶段,故消瘅-消渴-消渴并发症是消瘦型糖尿病的自然发展进程。肥胖型和消瘦型糖尿病是临床两大主要类型,由于病因不同,二者起病时归属不同,但随着病程发展,当二者均进入消渴阶段后,核心病机及其后的发展过程则又趋于一致。古人因检测手段局限,仅以临床症状为依据,故所见多限于消渴阶段,缺少了对消渴之前即脾瘅或消瘅的论治,因此古代所论“消渴”未能完全涵盖糖尿病发展、变化之全过程。重新对糖尿病进行分型——肥胖型与消瘦型,分属脾瘅与消瘅范畴,对于糖尿病的现代临床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