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证代谢组学研究
2025年08月10日
6.脾阳虚证代谢组学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往往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并存,具有患病率高且对全身代谢危害明显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代谢组学从整个生物学系统角度理解其功能活动,被认为与中医学整体思维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上海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季光带领的团队自2002年以来,通过采用GC/MS技术多中心检测了241例脾阳虚型脂肪肝患者尿糖代谢并发现了戊醛糖和C4糖为其差异性代谢物,为该病脾阳虚证诊断提供了潜在生物学靶标;该团队还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苓桂术甘汤主之”原则指导下,发现苓桂术甘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脂肪酸水溶性调节脂代谢的治疗机制;提出“脾虚是脂肪肝病机关键,随着病情进展脾阳虚表型逐步突出,脾阳虚是脂肪肝慢性和复杂化‘拐点’”的病机新模式;拟定温阳利水(苓桂术甘汤)为主的病证结合分阶段个体化治疗新方案,并在上海、江苏、安徽、广东、甘肃五省市10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基于病证结合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转化医学实践”获201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