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升降并调

3.升降并调

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升胃降是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枢纽,因此调脾胃升降尤为重要。张镜人根据“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欲调升降,先疏肝胆,欲和脾胃,宜适燥润”的基本治法,着重疏通气机,调其升降,散其郁滞,并承胃腑通降下行之性,推陈出新,导引食浊、瘀滞下行。胃腑实者理气通降为主,专祛其邪;胃气虚者补虚而佐以理气通降,使升降平衡,出入有序。

“脾胃健则脏腑和,脾胃伤则百病生”,故刘祖贻提出,重在和脾胃,调升降。对于胃脘痛,根据“胃以通降为顺”的理论,他认为治疗以和、降为关键,提出“从和胃五法论治”的观点,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张磊认为,调和气机升降重点是和调肝胆脾胃,因肝胆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胃降、肝升胆降带动诸气升降解郁的要点是达肝气。他还运用根据自己长期临床经验总结出的临证八法之一“涤浊法”,治疗浊邪阻于中焦脾胃之证。以苇茎汤加入淡渗、轻利之品以调之,如茯苓、陈皮、半夏、苍术等,使枢机得运,气机条达、气血通畅。

张震认为,脾升胃降是脏腑气机的枢纽,维持着人体气机生生不息,所以调护脾胃的气机升降平衡与协调,维持气机的畅达,水谷精微才能正常地濡养全身。因此他在治疗臌胀时,以调护脾胃气机升降平衡为根本大法,结合健脾利水益气,既治气又治水,使脾气得治,正气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