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2025年08月10日
1.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在肾阳虚证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观察到西医诊断为不同疾病的患者,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都可表现出肾虚证表现,而采用补肾的方法都能提高疗效,这正体现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精神。例如,功能性子宫出血,西医是用性激素(睾酮、黄体酮等)来治疗的,虽然部分病例能控制出血,调整月经周期,但疗程很长,而且对改善卵巢功能比较困难,不易获得正常排卵,尤其少数顽固性病例在不得已时,还要用手术切除子宫。由于观察到全部患者都有肾阴虚证或阴阳两虚证的现象,中医学理论中亦有认为妇女的冲脉和任脉(与月经有关)不固大都由于肾气不固的说法。根据这种理论,我们在性激素治疗失败占大多数的67例中,改用补肾阴的方法,结果有43%的患者排卵(由基础体温测定、阴道涂片、卵巢性激素测定等加以证明)。以后在分析有些患者仍未能排卵的原因时,发现肾阴虚病例在补肾阴后全部排卵,而未排卵的病例都是由于有肾阴阳两虚,只补肾阴,未助肾阳的缘故。以后再在这些病例中增用助阳药,在性激素治疗失败占大多数的100例中,有排卵现象的即占70%。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也观察到补肾的疗效。西医对迅速止喘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疗效很难获得。中医学早就注意到哮喘发病的更深远原因和肾有关。支气管哮喘的缓解受很多因素影响,对有肾虚证的64例患者进行治疗,平均观察了4年。其中,45例按未发作时用补肾法,在服药1年左右以后,获得哮喘显著好转的占84.4%,有5例痊愈(3年中未发);而在另外因不习惯服用中药而采用一般西药止喘的19例中,获得哮喘显著好转的仅占26.3%,没有1例痊愈。在其他4种疾病也均观察到通过调整肾中阴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这些临床案例都是按照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以辨证为根据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