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促进中药毒理学学科发展
针对中药毒性、配伍禁忌等关键科学问题,综合采用经典毒理学、化学、代谢组学、现代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方法,科学阐明了常用“有毒”中药的化学组成、毒性特征、致毒规律及机制、毒代动力学特征;建立了中药减毒控毒的方法,为“有毒”中药的临床使用、新药研发和生产提供科学基础。证实和明确回答了中药“十八反”各反药组合为配伍禁忌,表现为致毒/增毒、降效/减效的禁忌特征,提出禁忌的形成具有条件性,与其药性、组成、剂量、病证、用药形式、给药方式、配伍环境等要素密切相关。系统阐述了中药配伍禁忌的渊源发展,突破了以往以本草文献为主的探讨中药配伍禁忌的研究模式,构建了现代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框架,创建了适宜于中药配伍禁忌基础研究的方法学和技术体系,拓展了药物配伍禁忌研究的途径,丰富和发展了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促进中药毒理学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