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专家共识法在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要素

4.规范专家共识法在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要素

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三批院级自主选题“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与国际接轨的关键技术要素研究”(Z0135),采集运用德尔菲法和共识会议法制订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建立指南评价数据库,分析专家基本情况、进行的轮次数、用于解决的问题等,探讨德尔菲法和共识会议法在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规范。结果显示德尔菲法和共识会议法专家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全面性、合理性。从范围上尽可能全面地遴选相关专家;从结构上尽可能遴选与指南制订学科相关的专家,德尔菲法专家数量在20~60人,通常进行1~3轮,主要适用于解决有较好研究基础,不需要专家面对面讨论,较易达成专家共识的问题。共识会议法专家数量在10人左右,通常进行3~5轮,根据研究的问题选择轮次,主要适用于解决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可能存在学术争议,需专家面对面讨论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研究结果发表在《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年,2012年)、《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和《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年)。部分结果如下(表1-26-4~表1-26-7)。

表1-26-4 专家共识法专家数量分析

img

表1-26-5 专家共识法专家来源分析

img

表1-26-6 专家共识法专家职称分析

img

表1-26-7 专家共识法轮次分析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