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研究——历史赋予现代的光荣使命

(四)脾虚研究——历史赋予现代的光荣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研究人员对历代著作中有关脾胃学说和脾虚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和探讨,使脾虚证治理论在临床各科得到广泛应用。根据中医“异病同治”原则,发现消化系统、能量代谢低下或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中60%~70%在不同阶段可出现或主证或兼证的脾虚证候,辨证使用健脾方药可使临床症状缓解,而反映脾虚证的客观指标如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木糖排泄率等也得到改善。脾虚现代研究面临的问题包括脾虚证临床诊疗标准制订、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寻找反映脾虚证的客观指标及以各种组学手段探讨脾虚证及其兼症复杂的病理物质基础、脾虚证动物模型、健脾方药作用机制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等。60多年来,科研人员从多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