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2007年起,依托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规律的挖掘与验证研究”(编号:D08050700340000)、2007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基于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的中风等疾病中医药临床诊疗研究”(编号:200707001)、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辨证论治临床评价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平台”(编号:2006CB504601)、2009年“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中医院防治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09ZX10005-019)、2012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全国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编号:201207001)、“863”计划项目“数字化中医信息系统”(编号:2012 AA02 A609)等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实现了中医药临床诊疗数据的长期广泛积累,临床数据揭示了中医药临证经验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成为中医药继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在行业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09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中明确指出,要求“建立临床医疗科研信息一体化系统,具备临床诊疗信息全程收集、整理和分析功能,实现临床科研信息共享。”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明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一体两翼”的重点任务,即“以进一步优化重点病种研究为切入点,提升病种研究水平为核心,以基地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建设为主体,以实施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规范和基地高水平人才骨干培养为两翼”。共享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得到了更加快速、更加广泛的发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直管医院等具有全国示范作用和地区辐射影响的20多家医疗单位,构建了临床数据采集、管理与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实现了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该系统先后在150多家医院的相关科室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筹建成立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打造了临床数据资源建设与利用的临床科研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