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中医专业诊察设备
(1)闻诊设备研究 目前闻诊设备有2种,一种是听声音辨证,即利用话筒与声音传感器,将人体的生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模式转换将声音记录下来,通过电脑软件对经麦克风输入电脑的声波进行分析,按照古代音律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对测试者的健康状态进行评测,判断哪些脏腑经络存在偏差需要调理。声波对人体内的生理反应,如呼吸、脉搏、血液循环、内分泌、脑电波的变化及精气的运行、经络与穴位的刺激,还有动作、情绪都会有所反应。另一种是电子鼻,利用气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成的人工嗅觉电子鼻,包含多种气体传感器,可在一个传感系统中感应多种气体成分,用于嗅诊的在线控制,可以实现气味的动态、实时监测,可以避免化学检测的非实时性。操作方便,对患者无损害,准确度较高。
光谱分析中医闻诊装置,该中医闻诊装置是基于光谱分析研制,包括发射光源、输入光纤、气室、输出光纤、光谱仪、计算机六部分。其发射光源发出的光束经过输入光纤传至填充有人体呼出气体的气室,经气室透射或反射的光束入射至输出光纤,传至光谱仪的入射狭缝,光谱仪经过USB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处理光谱仪的输出数据,进行光谱分析,从而得到待测气体浓度。本发明的中医闻诊装置有效利用光谱分析的优势解决闻诊的难题,能够对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光谱分析,测定待测气体浓度,从而能够判定人体体质。
(2)问诊设备研究 中医临床问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症状是患者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医生无法体会。如此,症状的主观性、模糊性和不稳定性,给问诊的客观量化造成了巨大障碍。中医问诊系统可以依靠计算机的快速运算能力来弥补跳跃式思维的不足,中医临床问诊系统的核心是中医症状的客观量化。中医问诊系统更具备一般医生所不具备的优点。除了将病情量化使治疗更加细腻外,如果配备方便的语音输入则完全可以让患者置身于朋友间聊天式的轻松环境中,再加上设计出的个性化的操作界面,问诊系统可以大大消除部分患者在就医时的猜疑、焦虑和忌讳心理。这种网上聊天式的问诊更为中医提供了远程会诊的有利条件,这一点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则显得更为重要。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中医体质辨别系统与中医证素辨证系统,前者可通过问诊人机对话判别受检者体质,并给出相应的养生方案;后者可提供辨证辨病的相关线索,供医生参考。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的设计,在问诊研究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与结构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研究课题的成败。设计者将意图用具体问题表述,并且把相关问题组成模块的形式,进行量表效度测量。调查问卷中的问题是调查者预先设计的,进而人为地归结成几个模块,这称为设计结构。而实际的调查问卷结果本身具有一定的潜结构,即依据调查问卷结果,将原始问题归纳成几个模块的统计结构。统计结构与设计结构吻合的好坏可表明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
问诊量化研究主要包括中医症状的统一规范和中医计算机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制两部分。中医的症状是临床医生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症状规范是制订完善的诊断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推断预后等的前提。中医专家系统的研制,一般要分为医理设计和程序设计两部分。医理设计是要把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学术思想、技术特点、用药规律等经验总结、提炼。使之规范化、条理化,并适合于专家系统中的知识获取、知识表达及知识推理;而程序设计就是要选择适当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知识结构、数学模型、推理方式等手段,全面实现设计的内容。在中医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制包括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基本过程,中医诊疗信息的处理和证素的计量判别等三方面的内容。
中医证候教学模拟人:中医证候教学模拟人具有人机对话功能,由显示单元、问诊单元、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单元、治疗反馈单元组成。在问诊单元中,医学生根据显示单元菜单显示的患者情况,询问发病情况、病程经过、诊治经过、现在症状等各方面问题,为随后的治疗提供依据。医学生了解患者的情况后,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做出判断并选择治疗方案。治疗反馈单元会针对医学生的治疗方案给出相应的治疗结果,并依据评分标准对学生总体的诊治表现进行评分,达到训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