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功效方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2.不同功效方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黄芪汤的益气效应与调控细胞的分化 机制主要为提高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α蛋白的表达量、抑制TGF-β1 m RNA与蛋白表达及其Smads信号转导通路,包括TβRⅠ、Ⅱ,Smad3、P-Smad3,ERK1/2、P-ERK1/2等,从而抑制肝内细胞的活化或转分化(肝星状细胞→肌成纤维样细胞,肝窦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即便在进展期DMN大鼠肝纤维化,其抑制αSMA的表达的效应亦显著强于茵陈蒿汤,且可显著提高成模后DMN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的抗氧化蛋白(Prdx6、Hsp70、过氧化氢酶及T-SOD等)的表达。

(2)下瘀血汤的祛瘀效应与调控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抑制血管新生 提高肝组织间质型胶原降解活性、促进HSC凋亡与沉积的纤维组织的消解、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及肝内血管新生。对异种血清的免疫性大鼠纤维化,下瘀血汤调控MMP与TIMP之间的失衡状态,提高间质型组织金属蛋白酶降解活性;对于CCl4大鼠肝硬化,下瘀血汤可显著降低其肝组织异常高表达的CD31、v WF、VEGF、VEGFR2、DAF、αSMA及MMP-2、MMP-9活性,提高MMP13的表达水平,显著抑制肝内血管新生;其提取部分可显著促进活化的HSCs凋亡,而对肝细胞增殖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抑制肝窦内皮细胞的去分化,改善肝窦毛细血管化的病理改变。

(3)茵陈蒿汤清热利湿的效应与抑制KC为主的炎性病变及调控脂肪酸代谢 在DMN大鼠肝纤维化向肝硬化发展期,其肝内CD68阳性KCs大量增加,茵陈蒿汤抑制DMN肝硬化过程中促炎症KC的经典激活,茵陈蒿汤显著降低CD68蛋白及TNF-α蛋白表达。抑制BDL肝硬化大鼠增生胆管上皮细胞的PDGF-B、CTGF m RNA的异常表达,从而可抑制HSC的增殖;以经典激活枯否细胞为中心的肝组织炎症病理变化是茵陈蒿汤产生效应的方证病理学基础;但对于已成模的DMN大鼠肝硬化,茵陈蒿汤可显著提高肝组织CD68蛋白及MMP9活性,显著提高肝组织HO-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提高SOD、HSP70、转铁蛋白及L-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含量,降低MDA以及Fas、Bcl-2及Caspase-3蛋白与活性的表达,抑制肝细胞的凋亡,调控肝内脂肪酸代谢。

(4)一贯煎养阴抗肝纤维化的效应与改善肝脏的生物转化及保护肝窦内皮细胞 ① 提高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CCl4大鼠模型肝组织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细胞色素P450酶系清除毒物的功能降低,CYP3A13、精氨酸加压素1A受体(AVPR1A)、蛋白质合成的相关基因如白蛋白(afamin)、α-2u球蛋白(alpha-2u globulin)、α球蛋白(alpha-globin)、β球蛋白(Beta-globin)等基因的表达却显著下调,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下调,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下调;淋巴毒素A(LTA)、MMP-23、RNA结合基序蛋白3(RBM3)、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AP1γ亚单位结合蛋白1(AP1GBP1)、生长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R)及阿米洛利结合蛋白1(ABP1)等基因表达显著上调;一贯煎可显著上调CYP3A13、AVPR1A、Beta-globin等基因,显著下调LTA、MMP-23、RBM3、TSP2、AP1GBP1、GHRHR、ABP1等基因的表达。②提高肝组织的抗氧化应激功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肝组织蛋白质,质谱检测了50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与氧化应激的蛋白有5个,其中Cu/Zn SOD、DJ21、谷胱甘肽S2转移酶Yb21亚基、醛酮还原酶7,A2的表达均显著降低,谷胱甘肽合成酶表达增加,一贯煎对其变化具有显著调节作用,蛋白印迹进一步验证了其结果;同期对MDA、SOD、GSH、HSP70、HO-1、转铁蛋白及肝-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检测结果亦显示出显著的调控效应。抑制骨髓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一贯煎可以改善骨髓移植CCl4肝纤维化,抑制骨髓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③改善肝脏缺氧、保护肝窦内皮细胞:一贯煎亦可显著抑制CCl4大鼠肝纤维化病理过程中肝脏的血管异常新生,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改善肝脏的缺氧状态,降低HIF1α的异常表达,提高肝细胞二甲基精氨酸氨基水解酶-1(dimethylarginine dimethylaminohydrolase,DDHA-1)1的生成而降解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ly araginine,DMDA),提高eNOS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