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治疗中医患配合原则

4.骨折治疗中医患配合原则

骨折治疗中的医患配合原则体现在治疗疾病的各方面,良好的沟通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诊疗过程中,医患双方围绕着伤痛、诊疗、康复等相关因素。在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全方位、多途径的交流科学地指导患者治疗自己的痛苦,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建立信任合作关系。医患配合不同于一般的人际沟通:患者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这就要求医师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病情。使患者的病情按照医师设计的科学治疗方案得以实施。达到治疗的目的。中国传统导引术即教会与引导患者练习各种动作,例如在常见的胸腰段压缩性骨折中西医结合垫枕练功自身复位法治疗取得惊人疗效。不仅原卫生部钱忠信部长给予充分肯定,“这真了不起,把伤残率高、难以治疗的脊柱骨折,教会患者自己就能治好,真了不起”。并且在美国加州脊柱外科代表团20世纪70年代首访中国时,当在病房看到患者练功及X线片复位效果时,惊叹不已,赞不绝口。反复说:“不亲眼所见真难以相信。”后来在美国纽约时报上附图加以报道。对上肢骨折复位固定后即日练习伸指握拳动作,继而在保持前臂中立位不旋转的状态下做小云手、大云手等。下肢骨折,在卧床或牵引状态下也尽量练习抬臀挺腹保持肌肉张力及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

总之,在新的原则指导下,取中、西医两者各自之长,补彼此之短,从而创立了源于中西医优于中西医的中国接骨学(CO),骨折的治疗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也进一步提高,并从生物力学对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的机制进行了测定,初步阐明了它的科学道理。目前90%以上的骨折可以采用新疗法治疗,使骨折愈合日期较过去缩短1/3,全部疗程缩短1/2,绝大多数骨折功能恢复满意。患者痛苦少,医疗费用低,骨折病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率由过去平均5%~7%降低到0.04%,受到患者的欢迎,得到各级领导及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971年在全国第一届中西医结合会议上,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说:“对小夹板治疗骨折,我很感兴趣……我感兴趣的就是因为它说出了真理,就是辩证法。固定与活动,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两个积极性都要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