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肾络癥瘕”论,强调软坚散结

4.创“肾络癥瘕”论,强调软坚散结

吕仁和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络病理论与癥瘕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肾脏病“肾络癥瘕”理论,指出肾脏疾病的根本病机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失调及禀赋不足等因素造成人体正气亏虚,邪气内着,或气结血瘀阻滞不通,或痰湿邪毒留而不去,久病入络,造成气滞、血瘀、毒留,结为癥瘕,聚积于肾络,即形成肾络“微型癥瘕”,损伤肾脏本身,进而影响肾脏的功能从而导致各种肾脏疾病的形成。癥瘕为病,初则聚散无常,假物成形,尚属易治;聚久成积而不散,有形可征,难于治疗。并应用“微型癥瘕”理论指导肾脏病的临床治疗,在重视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更强调软坚散结,常用莪术、鬼箭羽、夏枯草、山楂、穿山甲、大黄、牡蛎等药物,化瘀散结,以阻止微型癥瘕的形成,防止癥瘕不断发展成癥积,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吕仁和立足实践,不仅提出了肾脏病“肾络癥瘕”形成等创新性理论及肾脏病“分期辨证”“六对论治”思路,“从风论治”思想、“散结消聚”和“壮督疏带”治法等,显著提高了中医药治疗多种肾脏疾病的疗效,对现代中医肾脏病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