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诊治理法

第十二章 妇科疾病诊治理法

[摘要] 中医妇科是运用中医理论研究女性解剖、生理、病理特点,诊断辨证规律和防治女性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现代以来在众多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班秀文、夏桂成、刘敏如、朱南孙、许润三、柴蒿岩等3批国医大师,在中医妇科生理周期及诊疗理论方面贡献突出,引领中医妇科医疗、教育、科研走向世界。

国医大师对中医妇科的理论创新主要集中在妇科疾病的诊治辨证、妇科生理周期的理论阐发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其一,本于《内经》以降的历代中医经典,突出妇科特色,活学活用中医基础理论于妇科临床诊治之中,取得突出的临证疗效,如班秀文的五脏并重、肝脾肾为本,夏桂成调脾十法、交合心肾,刘敏如的补肾法,朱南孙的乙癸同源、肝肾为纲,许润三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论治与方证相结合,柴蒿岩的肾之三最、二阳致病、补肺启肾等理论。其二,结合现代医学的女性生理病理药理最新进展,融合传统中医知识,创新性提出新观点、新理论,如七五三奇数律、太极八卦时辰钟图、月经周期调节法等。

国医大师认为:“要提高实践,反映特色,必须温习理论,研究理论,尤其是固有的传统理论,通过反复实践,反复提升,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且经得起实践考验,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深切体会到,理论创新、理论指导临床突破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