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 语
综上所述,国医大师们对中医肿瘤是百家争鸣,概而言之,中医对肿瘤的发生离不开“正虚,气滞、血瘀、痰凝、毒郁结”,治疗也离不开“扶正祛邪”。
中医药治疗肿瘤历史悠久,是我国肿瘤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视角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抵御疾病、维护健康的有效方法和手段。随着现代的医学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调整,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药的理论思维和辨证论治方法的生命力和特色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广大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工作者们本着“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宗旨,进一步提高中医肿瘤临床和科研水平,丰富和发展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作用和理论,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今后的中医从业者,一方面需继承先辈在癌瘤诊治中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需应用现代医学的新技术,开展肿瘤的中医辨证、治疗原则、针灸气功、食物疗法、中药抗癌机制等多方面的深入探索,加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扩大、创新中医药防治癌瘤的构思和方法,使古老的中医药宝库在防治癌瘤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秀梅,吴万垠.中医肿瘤的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发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47-450.
[2]霍介格,顾勤.周仲瑛治疗肿瘤的临证思路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1):5-6.
[3]何峰.朱良春扶正消癥法治疗恶性肿瘤经验[J].中医杂志,2015(17):1453-1455.
[4]何若苹.何任治疗肿瘤经验点滴[J].中医杂志,2001(6):379.
[5]李春杰.刘嘉湘扶正治癌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2004(12):7-9.
[6]孙建立,李春杰,李和根,等.刘嘉湘扶正法治癌学术思想介绍[J].中医杂志,2006(11):814-816.
[7]赵丽红.刘嘉湘扶正法治疗肿瘤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1995(3):101-102.
[8]吴坚,李靖,高想,等.朱良春治疗肿瘤经验撷萃[J].四川中医,2012(7):9-11.
[9]陈云云.刘尚义治疗恶性肿瘤经验[J].中医杂志,2010,51(S1):109-110.
[10]唐东昕,杨柱,刘尚义.刘尚义“引疡入瘤、从膜论治”学术观点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6(20):1732-1734.
[11]韩睿.浅析刘尚义肿瘤治法之“阴阳双消、滋阴起亟”[J].中医药信息,2013(4):75-78.
[12]王雄文,林龙,李佩华,等.周岱翰诊治肿瘤的中医学术思想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4):762-764.
[13]张成铭.周仲瑛复法大方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思想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
[14]周计春,邢风举,颜新.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癌毒五法及辨病应用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4):1112-1114.
[15]张恩欣.周岱翰解毒治癌十法[N].中国中医药报,2016-05-20(004).
[16]张恩欣,林丽珠.周岱翰论治恶性肿瘤学术经验管窥[J].中医学报,2014(12):1753-1755.
[17]陈海彬,周红光,程海波,等.消癌解毒方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1257-1259.
[18]黄雯琪,杨柱,唐东昕,等.蟾灵膏对气滞血瘀型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7(1):57-62.
[19]张大伟,陈柏楠.尚德俊之四虫片药理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7,23(2):217-219.
[20]陈柏楠,秦红松,刘明.国医大师尚德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199.
(执笔人:彭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