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肠道透析法
2025年08月10日
1.中药肠道透析法
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与中医学中“关格”“癃闭”“虚损”“肾风”等证有关。在尿毒症阶段由于频繁呕吐,症情危笃,服药困难,朱良春采用中药保留灌肠,他称其为“中药肠道透析法”。部分药液可在结肠内吸收,部分则在结肠内直接发挥作用。它对呕吐、厌食、乏力、高血压及防止感染与出血,有明显之作用,并可降低血中非蛋白氮、肌酐,使非蛋白氮等毒性物质从肠道排出;还可降低血钾,减轻肾周围水肿,改善肾血流量,有利于肾功能之恢复。尿毒症阶段,二便闭塞,邪无出路,是为危笃之证,故采用清泄、解毒、化瘀之中药灌肠,使邪从下泄,邪有出路,则病有转机。灌肠方:生大黄10~20 g,白花蛇舌草、六月雪各30 g,丹参20 g,生牡蛎30 g。有阴凝征象者加熟附子15 g、苍术20 g;血压较高或有出血倾向者,加生槐米45 g,广地龙15 g;湿热明显者加生黄柏20 g;阴虚者加生地黄、川石斛各20 g,煎成200 m L,待温,以50~80滴/分的速度保留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