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奠定络病学说的理论基础

(一)《内经》奠定络病学说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术理论创建初期,已经把经络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均记载了“脉”的循行、主病和灸法。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期间中医学奠基之作《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首次明确提出“经络”概念,确定了经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循行路线,阐述了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络脉的病理变化。《内经》在前人“十一脉”的基础上,引入“络”的概念后,就使由经脉主干运行的气血通过遍布全身无所不在的“络”布散弥漫到全身,从而可以更完整深刻地阐明生命现象,对于指导临床诊疗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为后世医家对于“络”的认识及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