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论治学术思想及其应用
2025年08月10日
第九章 肿瘤论治学术思想及其应用
[摘要] 中国古代文献和中医典籍中很早就有关于肿瘤的记载。“癌”字最早出现在宋代的中医文献中,当时的医家直接看到体衰患者的晚期癌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状如岩石,因而命名为“癌”。在此之前,生于体内的肿瘤,不论良性、恶性,概称之为癥瘕、积聚等。中药治癌有悠久的历史,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历代本草专著浩如烟海,记载和论述了众多治疗癥瘕积聚、恶疮毒瘤的中药和方剂,对癌瘤的治疗,显示了中药的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效应。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中药药理学及中药提取等技术的进步,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近50年来,国内抗癌中药新制剂和扶正补虚方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广泛应用,参与中晚期癌瘤治疗的全过程,中医药在缓解肿瘤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了特有的中国抗癌治疗模式。
本文通过梳理癌瘤病中医研究的发展历史,整理现代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旨在更好地继承中医学治疗癌瘤的宝贵经验,挖掘特色理论,从而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创新,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