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论治肠易激综合征
2025年08月10日
4.调理脾胃论治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腹痛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的功能性肠病,属“泄泻”“便秘”“腹痛”范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张声生带领的团队对其病因病机及辨治探讨如下。
(1)“肝郁脾虚”病机特点 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由素体脾虚,或久病伤脾,或饮食不节,或肝气郁结,或痰湿内阻,或日久失治,脾失健运导致水湿、痰瘀、食积阻滞中焦而成;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致脾气不升而腹胀、腹泻,腑气不通而腹痛,肠腑传导失司则便秘;病位在肠,但与肝脾肾相关,脾胃虚弱与肝气失疏贯穿于始终,肝郁脾虚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2)多中心研究确立辨证方案 多中心观察360例患者发现,44.7%为肝郁脾虚,28.6%为脾虚湿阻,10.8%为脾肾阳虚,与脾虚相关者占84.2%,显示脾虚与该病的重要关联;辨证分型方案:① 肝郁脾虚以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发作与情绪有关为主症;次症则有两胁胀满,纳少泛恶,舌淡有齿痕、脉弦细;② 脾虚湿阻以大便时溏时泻,腹痛隐隐为主症;次症则包括劳累或受凉发作或加重,神疲纳呆,舌淡苔白腻、脉虚弱。③ 脾肾阳虚以晨起腹痛即泻,得温痛减,形寒肢冷为主症;腰膝酸软,不思饮食,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为次症。
(3)辨治原则具体运用 ① 肝郁脾虚治以抑肝扶脾,痛泻要方加味,药用党参、白术、白芍、防风、陈皮、郁金、佛手、茯苓。② 脾虚湿阻治以健脾益气、化湿消滞,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桔梗、山药、砂仁、薏苡仁、莲子肉。③ 脾肾阳虚证当温补脾肾,附子理中汤和四神丸,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五味子、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360例患者分为中药辨治和匹维溴胺对照组各180例治疗,疗程4周,中药组腹痛程度、排便满意度、生活干扰、病情变化积分优于西药,总有效率93.8%,显示了中医辨治的优势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