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阳长阴消
2025年08月10日
4.经前期阳长阴消
经前期的最大生理特点,在于阳长为主,可见BBT由低温相上升到高温相,有暖宫温养作用,有助于受精卵在子宫内生长的作用。经前期阳气健旺,能溶解子宫内膜组织,排除应泄之瘀浊及水湿。
经前期的初、中期较短,末期较长,阳长的运动形式,初中期呈现斜直线式上升,末期呈现高水平波动状,BBT示高温相。其病理特点较月经周期中其他3期更为复杂,不仅反映在阳长阴消的生理复杂性,而且还涉及心肝脾胃,及其致病后产生的痰湿、脂浊、血瘀等病理物质,根本原因在于肾虚、肝脾失调。
BBT高温相失常分为7种类型,①BBT示高温相缓慢上升,阴虚及阳或血中阳虚。②BBT高温相缓慢下降,多为气虚及阳,脾肾不足。③BBT高温相偏低,重阳不及。④BBT高温相短,阳长不及。⑤BBT高温相呈现马鞍状不稳定,与气中阳虚有关。⑥BBT高温相呈现犬齿状起伏不定,与阳虚及心肝脾胃失和有关。⑦BBT高温相过高,重阳有余,或心肝气火偏旺。经前期应以阳长阴消,重阳延续为主,扶助阳长为重,理气为次。
常用的助阳法有:① 阴中求阳,常选用右归丸(饮)加减。② 血中补阳,常用张介宾所制毓麟珠加入温润助阳之品。③ 气中扶阳,常用《傅青主女科》的健固汤、温土毓麟汤加减。扶助阳长的同时,针对兼证,兼用疏肝理气、化痰利湿、活血调经、清肝宁心等法。纠正长消过甚的治法,如阳长有余,重阳偏甚,常用清热泄阳法,选用芩连四物汤;如阴不消,阳长缓慢,可用滋阴活血法,用活血润燥生津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