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论治功能性胃肠病研究
2025年08月10日
2.从脾论治功能性胃肠病研究
功能性胃肠病以早饱腹胀、反酸烧心、腹泻等功能性障碍为主要症状,属“胃痞”“嘈杂”“泄泻”范畴。基于《内经》“脾主运化”和《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理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唐旭东带领的团队,在2013年“973”计划项目资助下,开展“从脾论治”功能性胃肠病研究,提出脾主“运与化”不同和“从脾论治”观点如下。
(1)对“脾主运化”内涵理解 “脾主运”反映水谷精微消化吸收和转运的过程,“脾主化”指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津液以营养全身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对水谷精微和气血津液的“运与化”。《兰室秘藏·中满腹胀》“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明确指出,饮食不慎或脾胃久虚易致脏寒失运而生满;与临床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失运失化所致之早饱、餐后不适以及面色萎黄、精神倦怠、体胖痰多的常见症状和体征较相似。
(2)从脾论治功能性胃肠病 脾虚反映脾生理功能不足,健脾运脾为基本治则,四君子或六君子汤为常用方。对于脾虚湿盛而泄者,当运脾化湿为治,参苓白术散加减;中阳不足而痛者,小建中汤主之,意在以甘温剂恢复脾之运化,则一身之阴阳可平;基于《医宗金鉴》“湿为土病,风为木气,木可胜土,风亦胜湿”之说,脾虚湿胜者除健脾益气外,尚需羌活、柴胡、防风助脾气升腾而祛湿除邪;治泄泻经典名方“痛泻要方”之防风也是缘于“风药胜湿”而设。针对功能性胃肠病,合理辨证运用健脾运脾法治疗常可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