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从“苗期”防治小儿哮喘
王烈根据哮喘存在“伏痰”学说,首次创新性地提出小儿“哮喘苗期”理论。处于哮喘“苗期”(3岁以内)的患儿,虽然无咳嗽、喘促,但表现为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的症状。其临床表现为体质虚胖、面色苍白、大便次数多、喉间痰鸣、湿疹、易感、发稀、有家族过敏史等。此期患儿多为痰湿内蕴之体质,患儿素体肺、脾、肾三脏不足,发展为哮喘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人的体质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通过干预可以使体质偏颇失衡状态得到改善与调整,从而恢复健康。王烈尤为重视哮喘苗期之证治,从发现端倪开始治疗,可将哮喘的防治提前到无任何咳喘症状的时期,给予固气抑痰法防治,自拟防哮汤、固哮汤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他多次强调,此期治疗贵在早,不可等其典型症状出现后施治,切勿失去治疗之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