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用药,灵活辨治
肿瘤的治疗,朱良春强调一定要分阶段,视病情灵活辨治。中医药对于肿瘤防治具有:① 预防作用:应用补益、调和等法,可达到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功能,控制肿瘤的发生、发展。② 中药对早期恶性肿瘤根治术及进行放疗、化疗等疗法的患者,可以抗转移、防复发。③ 中药对中、晚期肿瘤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对放疗、化疗较为敏感的肿瘤,配合中药可以增效减毒;中药一般没有太大毒副反应,所以在术后就服用中药,可以提高免疫力,防止复发,但需坚持较长时间服用始妥。他指出任何肿瘤,只要是早期,无手术禁忌证,就宜首先选择手术治疗。其他情况,是选择化疗、放疗等方法+中医中药,还是单独选择中医中药,要视病情,医师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而定。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中医中药可以多阶段、多层次参与其中,为主或为次,都可起到不同程度的效果。
周仲瑛在临证中,常将恶性肿瘤大致分为癌前、术前、术后、放疗或化疗(中)及终末等期,各期治疗的方法和目的也不尽相同。对于癌前病变,如慢性胃炎的肠上皮化生、乳腺增生及腺瘤、甲状腺腺瘤等,一般针对湿、热、痰、郁、瘀、毒、虚等病理因素,予以辨证施治,以修复增生明显的细胞,起到防止癌症发生的作用;术前治疗以消瘤抗癌、缩小肿块为目的,并尽可能地为患者创造手术条件,若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正气尚能耐受,应着重于祛邪,能攻则攻,或以攻为主;术后注重培补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复发;放疗或化疗(中)后期的治疗侧重于益气养阴,减轻毒性反应,并提高机体对放疗、化疗的敏感性,增加放疗、化疗的效果,同时可以适当配合消瘤抗癌;终末期癌症患者全身功能衰弱,或者癌细胞已经广泛转移,甚至出现恶病质,这时虽然肿瘤负荷很大,但患者正气已虚,邪气亦盛,攻补两难,此时治疗的重点已不是消瘤抗癌,而应注重整体功能的维护,以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若此时仍一味追求肿瘤体积的缩小,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刘尚义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病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强调“损有余,补不足”的原则,治疗关键在增强免疫功能,总结出了扶正固本、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瘀散结等治疗大法,一般情况下早期“结者散之”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中期“坚者削之”扶正祛邪并重,晚期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放疗、化疗后养阴生津为主。总结刘尚义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① 手术后未放疗、化疗者,以扶正固本治疗为主,善用补脾肾,养气血之品。② 手术并放疗、化疗后,多用益气养阴,滋补肝肾,调和脾胃,以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对机体的损伤,增强放疗、化疗治疗效果,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③ 对无法手术及放疗、化疗者,选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固本之品,改善症状,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