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开展9种体质的实证研究
(1)全国范围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体质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 体质研究课题组在全国进行21948例中医体质分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人群确实存在9种基本体质类型,并进行多次体质心理特征、体质与疾病相关性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掌握国人不同年龄、性别、地区人群的基本体质特征,以及不同体质类型的生理、心理特点、分布规律及其易患疾病。
(2)开展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表观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研究,探索体质分类的微观基础以上研究为9种体质的分类提供了微观证据。① 基因组学检测发现,每种体质类型具有特征性基因表达谱。例如,痰湿体质呈现代谢紊乱特征。痰湿体质与平和体质两组人群m RNA表达谱的差异基因GO分析明显富集到与代谢紊乱相关的功能上。② 蛋白芯片检测发现,痰湿体质呈现代谢紊乱特征,差异蛋白GO分析富集到囊泡腔、胞质膜界囊泡腔、细胞质囊泡部分、血小板脱粒、TNF-α受体结合、TNF-α受体超家族结合,pathway(信号通路)富集到血小板脱粒、血小板活化、非整合膜的ECM相互作用、细胞外机制降解、黏着斑、PI3K-Akt通路。③ 表观遗传研究发现,痰湿体质发生代谢紊乱可能受甲基化调控影响。④ 发现阳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与平和质相比在3个代谢相关基因PPARD,PPARG和APM1的单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单倍体上具有显著差异;阳虚质甲状腺激素受体β(TRβ)基因表达下调,为阳虚质不耐寒冷的表现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解释。⑤ 发现特定体质具有特定的代谢组学特征,如阳虚、阴虚体质具有能量代谢、脂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的差异,以及神经递质、脏腑功能的改变。⑥ 发现不同体质HLA基因频率和抗原频率不同。⑦ 发现偏颇体质与平和体质相比,生理、生化、免疫、遗传等相关指标表达明显不同,如痰湿体质者糖代谢、脂代谢相关指标与平和质存在明显差异。
(3)开展红外图像的面色识别法检测不同体质类型的面部特征 通过以上检测对不同体质面部特征和五官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① 从面型与五官特征来看,痰湿体质、阳虚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② 痰湿体质脸型偏胖偏大,偏圆脸型,与五行人中土形之人“圆面,大头”脸型相似。从五官特征来看,痰湿质还具有眉间距最小、下颏最长等特征。③ 阳虚质者脸型偏小,上宽下窄。从五官特征来看,阳虚质人中、鼻长及下颏均比其他体质短。④ 气郁体质从面型来看,与五行人中“长面”木形之人脸型相似。从五官特征来看,气郁体质均具有相对较长的人中、鼻长及下颏长度,也印证其“长面”脸型特征。⑤ 特禀体质从面型来看,具有上宽下窄的特点。但从五官角度来看与阳虚质具有不同的特征,特禀质具有较宽的眉间距,较长的人中及鼻型。⑥ 气虚体质从面型与五官特征来看,其面高、人中、鼻长及眉间距均为9种体质中最大。⑦ 平和质无论从面高、面宽、眉间距、人中、鼻长及下颏长度等测量值来看,在9种体质中均处于中等排序,属面型与五官特征适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