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膏浊理论,指导代谢综合征临床辨治,实现中医药一石多鸟、多靶点的一体化治疗

3.基于膏浊理论,指导代谢综合征临床辨治,实现中医药一石多鸟、多靶点的一体化治疗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以腹型肥胖,血脂、血压、血糖异常为核心组成的复杂疾病,现代医学目前尚没有找到特定的药物能使综合征整体瓦解。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系统认识尚属空白,依据《内经》“膏”“浊”理论及历代文献论述,仝小林提出将代谢综合征归属“膏浊”致病范畴,创建了代谢综合征膏浊理论。膏粱厚味,饮食不节是膏浊致病的基础,膏脂充溢,聚于腹部,则形成腹型肥胖;堆积脏腑,形成脂肪肝;糖浊、脂浊、尿酸浊等聚积血脉,随血脉循行,形成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血流变异常、高尿酸血症等,故膏浊病实为精微过剩所致,尤以高脂饮食为其关键始动因素。若膏浊病进一步发展,可致变证百生,脏络受损为膏浊病的最终结局。因胃肠为饮食运化之枢纽,膏浊病以过食肥甘为始动因素,其发生与否与胃肠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膏浊病病理中心在胃肠,膏浊的治疗应着重于调理胃肠。膏脂充溢,浊邪内生是膏浊病的病理基础,消膏降浊为治疗膏浊病的基本大法。

根据《内经》有关“膏人”“脂人”“肉人”的分类,仝小林深入挖掘了3种类型的人体测量学特征及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创建了三型肥胖数学模型,为代谢综合征风险预测提供了新途径,提出“膏人”是膏浊病的高危人群,相当于现在所说的腹型肥胖患者,由膏人,到膏浊病,到脏络受损是膏浊病发生发展的三大阶段。膏浊病以土壅为核心病机,治疗重心在胃肠,以消膏降浊为基本治法,针对代谢综合征的各个组分,整体治疗,各有兼顾。仝小林依托科技部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开展糖脂肥整体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研究纳入450例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采用降糖调脂方或二甲双胍干预52周,结果提示中药复方能够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与二甲双胍疗效相当,中药复方血脂达标率、体重和腰围降低水平均优于二甲双胍组,明确中医药降糖、减肥、调脂、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体现中医复方整体治疗的突出优势。此外,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基础组成系列方,开展中医药干预代谢综合征的系列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单纯中药复方治疗不同组分代谢综合征,能显著减轻体重、缩小腰围,降低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改善胰岛素抵抗及中医证候。其中治疗含血糖异常组分的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中,证实膏浊理论指导下的清胃降浊方能保护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综上所述,基于《内经》膏浊理论确立的代谢综合征理法方药体系,弥补了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系统认识的不足,并通过中医“多靶点”治疗优势实现了对代谢综合征“肥、糖、脂、压”的整体调控,达到“一石多鸟”之效,临床疗效取得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