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生”理念,概括中医学术体系
2025年08月10日
1.基于“生生”理念,概括中医学术体系
从医学观、环境观、人体观、健康观、医药观、诊断观、养生观、病因观、病机观、治疗观,概括实践生生之道的中医学术体系。
(1)医学观 中医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健康和疾病互相转化过程的动力和条件的科学,它不局限于疾病这个对象,不只是回答病从何来,主要是追求人的健康和发展内在的动力。
(2)人体观 人体是一个“升降出入”的主体性开放系统,在其整体边界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实现物质能量信息流的输入和输出;形成以“五脏阴阳”自和的精神安乎形的整体和谐自稳态,“气血津液”自组适应的“生化之宇”,“生长壮老已”时间不可逆的生命演化过程。
(3)医药观 是以“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标本已得,邪气乃服”。
(4)诊断观 是养生莫若知本和治病必求于本。正为本,邪为标,养生以“正”为本;病为本,正为本,治病以“正”为本,以患者正气为本。
(5)养生观 “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
(6)病因观 不仅包括输入刺激的大、久、逆和失节,也包括输出的劳和耗散,即出入反常。
(7)病机观 是关于抗病愈病机制。邪实的旺气“皆根于内”,是五脏阴阳通过气血津液变动的原有功能亢进。亢则为邪,郁则为邪;失衡为虚,不足为虚。有郁即有不足,有亢就有失衡;邪实乃正虚所发动,正虚为邪实的基础,故正为本而邪为标,是升降的失常。
(8)治疗观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以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自稳态为目的,并不要求邪的彻底消灭。“治病之道,顺而已矣”,顺有因势利导和以通为顺之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流以改善自稳调节和自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