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平台,探索中风病证治规律

(四)构建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平台,探索中风病证治规律

中医药以其个体化诊疗、辨证论治的诊治思路,在防治中风病方面具有显著的原创优势。证治规律是科学防治的前提,建立中风病临床信息采集系统,积累中医临床医疗数据,是研究证治规律、提高防治能力的基础。

遵循国际医学术语集建立的方法,结合中医学特点,完成了1962条中风病术语的诠释、整理和编码,编制了《中风病临床术语规范》,并嵌入临床信息采集系统,为实现临床医疗与科研信息的共享奠定基础。借鉴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创新中风病临床研究模式,研制了中风病单病种病历模板,解决了临床信息多样性和数据存储结构化之间的矛盾;利用移动医疗技术,提高了中医四诊信息采集的实时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美国急性脑卒中登记制度,率先研制了具有中医内涵的中风病入院登记系统,揭示了发病前状态与首发症状、近期预后的关系,为建立中风病预警体系、加强院前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贯彻国家“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思路,建立了医院-社区双向转诊制度,构建了医院-社区一体化诊治新模式,促进了中风病防治重心的下移。创立中风病临床信息多时点、动态采集模式,引入数据挖掘方法,对中风病患者临床信息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时点证候组合特征及演变规律,首次发现了与中风病预后密切相关的证候演变拐点,为优化中风病病证结合治疗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撑。该项成果已经获得201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