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瘤生存,以人为本

(六)带瘤生存,以人为本

周岱翰提出肿瘤病因的“癌毒”致病及“伏气”致癌学说,归纳肿瘤病机为虚、瘀、痰、毒;治疗上首倡“带瘤生存”,将辨证与辨病结合,重视“治未病”,提出采用中医疾病预后学指导临床,主张用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指导中医特色疗法及西医手术、放疗、化疗、微创、靶向等具体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以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综合治疗,系统传承、创新中医肿瘤学术思想体系。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已提及肿瘤可带病延年。周岱翰在20世纪80年代据此诠释和倡导中晚期肿瘤“带瘤生存”。认为早期癌症病患,虽有肿块,尚未转移,为“正盛邪实”,宜“攻毒祛邪”为主,力求治愈;中期癌症病患,肿瘤渐增,邪正相持,治宜“攻补兼施”,或“攻多补少”;晚期癌症病患,肿瘤多已转移,邪毒得势嚣张,正气虚衰不支,若一味攻伐,反使病情恶化;若扶正培本,兼顾脾肾,“寓攻于补”,常能减轻症状,维持生机,使病患长期“带瘤生存”。周岱翰主张不同肿瘤不同分期采用规范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策略,体现了“以人为本”,防止过度及不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