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对于中医药标准的研究,不仅限于标准研究、制修订,更是付诸实践,切实提高行业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修订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作为团体标准出版,并在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标准化建设专题研讨会及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和治未病制修订项目培训会上,作为培训教材,培训了65家单位的近150名项目单位标准化管理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中医标准应用评价项目由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42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承担,形成了75个病种的修订草案,并通过4553名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完成了149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适用性评价和应用性评价。该项目是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医诊疗指南的临床适用性和质量水平开展的一项开创性工作,对促进中医诊疗指南的修订,提高中医诊疗指南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由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37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承担,通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技术骨干培训和中医药标准实施推广技术培训,共培训38858人次,比计划超额完成1858人次。该项目是国内首次开展的大规模中医药标准的培训,对普及中医药标准化相关知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托第一部《ISO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指南》,并邀请了参与ISO国际标准化的权威专家,对ISO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中方工作专家及有志于此工作的同仁进行10批培训,培训了近1000人次,使他们了解ISO工作规则,提升提案撰写和答辩水平,提高中方提案的立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