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阴阳自和的稳态演化模型”
提出“阴阳自和”是中国哲学世界模型,也是中医学的稳态理论模型。这个模型强调“和为贵”,蕴含着中国传统学术对世界的整体性和自发性的认识。阴阳自和,反映组织起来的相互作用的最一般规律,代表世界发展的本性。
提出:对于生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言,“阴阳自和”的稳态模型,揭示的是生命体在周围环境的变化中保持自身的整体性和主体性的功能。人的生命体,能够从周围环境不断获得物质、能量、信息以进行自身的生生化化,从而成为“生化之宇”;能够处在周围环境的变动中保持住自身完整的整体性和主体性,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来源于内部阴阳的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的“神机”。
对于生命功能而言,“阴阳自和”稳态模型,揭示的是生命对立的双因素调节功能。阳主动、阴主静,阳主调动、阴主节制,阳主升,阴主降,“降”意味着把高层次复杂的东西,降解为低层次简单的东西,以便于改造过来按照自身需要加以组合;“升”就意味着把低层次的东西,经过综合上升成为自身高层次复杂的东西。阳主出,阴主入,“入”意味着对环境物质、能量、信息主体性地有节制地输入并加以降解,变成基本的简单的东西;“出”包括输出自己代谢后不需要的东西,更主要地表现为经过自身组合上升和放大增益作用,对外体现自身个性的功能、行为、反应和贡献度。生命体通过升降,构成事物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自身整体功能的需要和价值标准,把输入的物质、能量、信息改造过来,实现自身有序结构的自组织和不断更新,从而使这个“器”成为有增益效能的“生化之宇”。
由于自稳态的调节能力总是相对的,由于维持整体稳态的需要,生命与环境间的“升降出入,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内外环境的超常变动,升降出入流通的反常变化,“反常则灾害至矣”,将从而使自振荡节律偏离中线,导致稳态的破坏。所以说:“亢则害,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器作为“生化之宇”的基本职能受到伤害,系统自组织的生生化化不能正常地进行,这是“亢”之主要为害所在。由此,生命的常态,主要表现为升降出入流的“常守”,生命的病态,主要表现为升降出入流的“反常”,而生命的终止也主要地表现为升降出入的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