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药治疗甲流作用机制研究
建立基于“中药-有效成分-分子靶标-生物功能解析”的中药分子机制探索体系,为中药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同时为开发筛选防治甲流的新药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结果显示:连花清瘟胶囊可能通过影响甲流发病生物学网络中对外刺激反应引起的线粒体凋亡、NF-κB、MAPK等信号转导路径,PTGS2等影响炎症反应通路,以及通过TP53、CASP3、BCL2L1等对凋亡进程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甲流的治疗作用。双黄连口服液可能通过HIF1A、NFΚB1、NR3C1影响甲流相关的炎症进程,并通过PIM1、GSK3B、TP53、NFΚB1、HSP90AA1影响甲流生物刺激引起线粒体的凋亡进程,以发挥对甲流的治疗功效。麻杏石甘汤则可能通过相关靶蛋白与甲流基因共同作用于TNFR1信号通路,进而干预该通路的生物学功能最终实现对甲流的治疗作用。喜炎平可以通过调解细胞免疫通路中的AKT和NF-κB分子来干预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