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辅助治疗肿瘤,确立“健脾补肾、散结通络、解毒抗癌”新治法

5.针对辅助治疗肿瘤,确立“健脾补肾、散结通络、解毒抗癌”新治法

围绕恶性肿瘤这类临床难治性疾病提出“脾肾两亏,络气虚滞”是恶性肿瘤的发病基础,“痰瘀阻络、络息成积”则是其关键病机变化。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理失宜,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或外在毒邪(包括放射线及药物毒素等)侵袭机体而使络脉自适应、自调节、自稳态功能失常,人体内环境稳态被打破,则易致癥积的发生。脾肾不足,先天真元之气和后天水谷之气生成不足,络中之气亏虚,虚而留滞,络气温煦充养、防御卫护、信息传导、调节控制功能失常,继发痰浊、瘀血等病理性产物蓄积,阻滞络脉,痰瘀阻络,结聚成形,络息成积而成积块。针对恶性肿瘤以脾肾两亏、络气虚滞为发病之本,痰瘀阻络,络息成积的关键病机变化,以及癌毒内生的病理因素,确立治法当以健脾补肾以治其本,使脾肾功能旺盛,恢复机体正气,提高机体抗病康复能力,亦应辅以散结通络、解毒抗癌,使瘀去络通,清热解毒,标本兼治,确立“健脾补肾、散结通络、解毒抗癌”新治法,研制出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创新药物——养正消积胶囊。方中重用黄芪、女贞子,健脾益肾,益气养阴,提高防御卫护,免疫抗癌功能,人参大补元气,灵芝补真阴益精气,以恢复亏耗脾肾之精气,从而使“养正积自除”,开辟了有别于目前从活血化瘀角度治疗的新思路。

开展的基础实验研究表明养正消积胶囊具有抗肿瘤、增效减毒、调节免疫作用,对小鼠实体瘤、肝癌、肺癌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同时在移植裸鼠的人体肝癌所进行的实验结果,同样证实养正消积胶囊具有抗肿瘤作用;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丝裂霉素合并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上述药物的疗效,同时可减轻化疗药物副作用,对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亦有调节作用,可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激活NK细胞活性。英国卡迪夫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研究结果显示,对肿瘤细胞迁移和黏附具有抑制作用,对乳腺癌细胞、结肠癌细胞、肺癌细胞、胃癌细胞和骨肉瘤细胞等肿瘤细胞的黏附,以及肺癌、结肠癌肿瘤细胞的迁移起到明显的浓度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而不依赖于对肿瘤细胞生长的直接抑制;显著抑制肝癌、胃癌等实体瘤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小管形成,对细胞基质黏附和迁移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抑制骨肉瘤细胞-基质黏附和细胞生长,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病变发展。对结肠癌细胞系在小鼠腹腔内形成的肿瘤结节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体内抑制腹膜播散转移的作用,对皮下骨肉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方法开展的养正消积胶囊配合介入化疗辅助治疗原发型肝癌临床研究,试验组在介入化疗基础上加用养正消积胶囊4周,可显著地提高化疗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实体肿瘤疗效,降低化疗对血红蛋白、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的抑制,升高NK细胞,具有增效减毒作用,Karnofsky评分显示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证候,尤其对于前述脘腹胀满、纳减食少、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四大临床证候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养正消积胶囊组方的科学性,佐证了络病理论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重要科学价值,亦为改善证候——肿瘤治疗这一新策略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