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医家创立并阐发了脾胃学说

(二)金元医家创立并阐发了脾胃学说

金元易水学派以张元素为代表,提倡脏腑议病分虚实寒热,药物补泻依据《素问·藏气法时论》“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和“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而有所发挥,诊治脾病善用白术燥湿,甘草缓脾,黄连泻脾,人参补脾。李杲(东垣)传元素之学,阐发《素问》“土者生万物”理论,著述《脾胃论》,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理论观点,以脾胃气(阳)虚、升降失司为主要病机,善用补中、升阳、益气、养胃诸法,开创补土学派;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擅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补中,“陷者举之”用升麻、柴胡、葛根助升阳,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其后王好古师承张元素和李杲,阐明太阴虚乃脾气虚损致津气不营于肌肤。罗天益既师从李杲,又旁采众家,分析病证重在脾胃,又独详三焦,治疗注重甘辛温补,反对滥用下法。总之,金元时期有关脾虚证治理论得到全面发展,尤其东垣创立脾胃学说,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观点并创立了一系列脾虚证治的有效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