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慢性筋骨病”是由于人体退变衰老,并因创伤、劳损、感受外邪、代谢障碍等因素,加速其退变衰老造成脊柱、骨与关节、骨骼肌等部位病理改变,进而筋骨“动、静力平衡失调”,出现局部或全身的疼痛、肿胀、麻木、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症状体征的综合征,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病等。中医学根据其症状可归属于“骨枯”“骨极”“骨痹”或“痿病”等骨伤科疾病范畴。因此,“慢性筋骨病”的历史沿革可以从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历史中寻找到相关的内容。中医骨伤科治疗疾病的医术随着不同时代的医学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有所进步,其治疗范围也日益扩大。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和总结,其内容日趋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