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风药”治肾风

2.活用“风药”治肾风

周仲瑛研究认为,在肾炎治疗中常说的“风邪”,其实已包括人体对某些过敏因素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及其症状表现,某些风药即具有抗过敏作用,能够抗变态反应,因此说明中医风药治疗肾炎,实际上寓有抗变态反应的意义。从现代医药的研究角度发现的中医免疫调节新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药物是雷公藤,而雷公藤正是风类药,该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之效,通过近年来临床的大量观察研究,证明了雷公藤对多种慢性肾病有肯定效果,充分说明中医风药治疗肾风的确切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

颜德馨尝谓:“水无风则平静而澄,遇风则波起浊泛,慢性肾炎蛋白尿缠绵不解,祸根往往为风邪作祟。”常用疏风汤,生紫菀、浮萍各9 g,蝉蜕6 g,荆芥、防风、芫荽子、西河柳各9 g,薄荷4.5 g,薏苡仁根30 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用于顽固性蛋白尿,近期疗效殊佳。张志坚,其多年研用的名方宣肺清水饮,就是蝉蜕和僵蚕合用,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蛋白尿长期不消者,临床常获良效。

慢性肾病从肾风论治,治用风药,在达到祛风的同时,还有除湿、化浊、利水、解毒、活血、通经、搜剔等多种功能。因慢性肾病多缠绵难愈,外风自皮毛侵入,后而及里,且风邪日久入络,潜伏于肾,成为肾风,伏机待发;肾为水脏,内寄相火,风邪内侵,干扰肾水,搅动相火,形成肾中之风;风与水结,形成风湿,水湿互结,若素体虚寒,则为寒湿肾风,若素体阳盛,则成湿热;风邪痹阻肾络,气血瘀滞而不畅,故而慢性肾病多病情顽固,不易根除,且每因外感风邪而内外相招,同气相求,而使症情复杂。由于肾中风邪内扰,肾之气化功能失司,风邪内扰,肾司二便不利,固摄失约,故而水中清浊相混。因此,慢性肾病的顽固性水肿、蛋白尿、血尿久治难消。治则以风药配方,不仅可以宣肺气,又兼具理气机、畅三焦、助脾运、胜湿邪、散火郁等多种功效,更能达“提壶揭盖”之功。故而风药对于消除顽固性水肿、蛋白尿及血尿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研究认为,肾病治用风药对于缓解病情,消除蛋白尿、血尿及长期稳定病情和延缓肾功能的恶化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