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种子,补肾为先,肝肾并治
女性受孕育胎的必备条件是阴阳完实、阴阳和、两精相搏,种子胞宫还需肾气、天癸、冲任、气血的资灌方能成胎。不孕基本病机多与肾虚有关,补肾可贯穿于不孕症的治疗始终。
国医大师常以归肾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为基础方,补肾气益精血;偏肾阴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白芍、龟甲等;偏肾阳虚者,加续断、仙茅、淫羊藿、肉苁蓉、巴戟天、鹿角胶等。兼脾虚者,加白术、党参、黄芪等健脾;兼肝郁者,加柴胡、白芍、郁金以疏肝;兼血瘀者,加丹参、鸡血藤、赤芍、牡丹皮等活血化瘀;兼痰湿者,加苍术、白术、陈皮、车前子、菖蒲、胆南星等除湿化痰。再根据月经周期气血变化特点“择期论治”。
调经首以补肾为本,如黄体功能变是肾气消长、气血盈亏变化的体现,精亏血少是黄体功能不足的主要病机,补肾填精是其基本治则,养精汤(由肉苁蓉、黄精、熟地黄、山茱萸等补肾填精药物组成)有促卵泡发育、促排卵作用,对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水平等也有较明显的影响。调经之法补益肾气,以固气血之根基,多用左归饮、右归饮、五子衍宗丸等方。顺气疏肝,喜用柴胡、合欢花、素馨花等疏肝顺气之品。健脾和胃,可用归脾汤、人参养荣汤化裁。月经病和带下病往往同时并见,可选用当归芍药散。
性感淡漠、无排卵者,多与肝虚不能生发,肾亏不能作强有关,治之当以调补肝肾为法,兼用温通之品,常用五子衍宗丸、归芍地黄汤加减治之。不孕症多虚实夹杂,适当加入温化通行之品,路路通、淫羊藿、巴戟天、炙香附、赤芍、红花之类,疗效尤捷。
崩漏治疗宜贯穿补虚,从脏腑、冲任、气血调治,从肾藏气阴双补调治,不能单纯见血止血,妄用清热凉血、固涩之品。还需根据年龄决定崩漏治疗重点。青春初动的少女,多为肾失封藏之咎,侧重在肾,兼以柔养肝木。中壮年期,治宜侧重在脾,以滋血海而疏调肝气,兼以治肾。七七之年,“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先后天并治。药以冲和为贵,慎用刚燥之品,用药宜甘平冲和为贵、凉药不留瘀、温药不刚燥,七情过极当用疏解,宜用辛平香淡,如素馨花、玫瑰花之类。
安胎防漏汤治疗习惯性流产、肾虚型胎漏:菟丝子20 g,覆盆子10 g,杜仲10 g,杭白芍10 g,熟地黄15g,党参15g,炒白术10g,棉花根10g,炙甘草6g。温肾育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当归身9 g,鹿角霜20g,仙茅9g,菟丝子20g,巴戟天15g,紫石英30g,熟地黄15g,党参15g,白术15g,蛇床子3 g,艾叶5g,小茴香2 g,川椒2g,炙甘草10 g。
补肾调肝的妇孕1号新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紫石英25g(先煎),川续断10g,怀山药10g,当归10 g,白芍10g,柴胡6g,钩藤15g(后下),甘草6g。偏肾阳虚者加淫羊藿10g、补骨脂10g、蛇床子10g等。
健壮补力膏:太子参、菟丝子、覆盆子、金樱子、桑寄生、五味子、石龙芮、仙鹤草,治疗肝肾不足、冲任虚损之崩漏、带下、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症、胎漏等。
怡情更年汤:女贞子12 g,旱莲草12 g,桑椹12 g,巴戟天12 g,肉苁蓉12 g,紫草30 g,玄参12 g,何首乌藤15g,合欢皮12g,淮小麦30g,炙甘草6g,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属肾虚肝旺者。
填补肾精、补养天癸的常用药:鹿茸、紫河车、淫羊藿、仙茅、巴戟天、女贞子、覆盆子、杜仲、紫石英、菟丝子等,用治肾虚、天癸不足的崩漏、闭经、不孕、席汉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