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小儿“哮咳”理论
王烈在临床中发现有一种咳嗽,按咳嗽治疗久治不愈,但以哮论治收效甚佳。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顽固性咳嗽,夜间或清晨加重,痰少,运动后加重,其病程超过1个月。早在1982年王烈即将此种咳嗽命名为“哮咳”,并指出该病与哮喘有相似的病因、病机及发病特点。认为“久咳痰郁终成哮”,咳嗽反复发作,最终将导致哮喘发病。因本病与典型哮喘都是内有伏痰,故王烈创立“三期分治法”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即发作期以解痉通络、降逆止咳为主,方用哮咳饮加减;缓解期以健脾化痰止咳为主,方用缓哮方;稳定期以补肺健脾益肾、固本截痰为主,方用防哮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