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现代诊疗仪器用于中医

5.改造现代诊疗仪器用于中医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现代检查设备可以加以改造,为中医所用。

(1)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 GD-3型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与Pclab生物功能系统匹配,观察额部、左颊、右颊、鼻头、下颏的血流容积指标及三类偏色的血流容积指标情况。结果提示光电血流容积指标能反映心血管的功能和血液的状态,面部血流容积变化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面色-血流容积变化的机制,是面部常色形成的生理基础。袁肇凯应用改进的北京BC-4型定量式光电血流图仪观察健康成人面部常色的血流容积,描记额部、左颊、右颊、鼻尖、下颏的血流容积脉波,认为面部血流容积变化是颜面常色形成及变异的生理基础之一。

(2)红外热像仪 红外热像仪是根据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与其表面的温度密切相关这一原理,把来自人体面部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可见的热像图谱,从而直观地了解面部各部位的温度分布情况等。红外探测技术可将人体的热辐射信息转换成人眼能观察到的红外热图像,人体各部位的温度高低和分布一目了然。如果再将其与中医“寒热温凉”等诊疗信息建立联系,便可实现中医诊疗从“感觉”向“可视”的飞跃,对中医药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红外成像检测技术进行中医诊断,可以完成体质辨识和各种疑难杂症(如肝脾不调、上热下寒、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疼痛等)的诊断,便于定制个性化综合性偏颇体质调理方案;王鸿谟使用瑞典AGA782红外热像仪摄取46例健康青年红外面图,对经改进的传统色部即时温度进行数据测试和数理分析。通过数理分析,发现面温与阳气呈正相关的多种现象。健康青年红外面图特点是:① 左右基本对称。② 额温较高,颏温适中,鼻温颊温偏低,分别与颜面色部心、肾、脾、肝、肺区相应。并测定了健康青年面部整体和15个脏腑色部中心点的正常温度值及上下限范围,凡不符合此范围者,似可考虑为相应脏腑功能失常。

(3)微循环检测的中医应用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其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量并调节回心血量,如果微循环发生障碍,将会直接影响器官的生理功能。微循环在中医方面的应用,主要在舌微循环检测和穴位体表微循环血流检测方面。舌面微循环检测改变了传统中医“眼睛观察,语言描述”的状态,使得中医诊断的内容和方法更加现代化、客观化,用以诊断和预防疾病。穴位体表微循环血流检测装置包含穴位定位器、生物光学血流检测装置和信号分析处理器。光学探头位于穴位定位器之中,用以使光学探头大致对准并接触受测者的穴位体表。生物光学血流检测装置通过光学探头以撷取受测者的穴位体表的微循环血流信号。信号分析处理器用以接收并分析微循环血流信号。在临床实践的参与下,利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微循环做进一步定性、定量分析,建立微循环的客观化统一诊断标准,实现微循环观测指标的综合判断,将为中医学的临床研究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对传统中医的发扬光大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4)虹膜检测 虹膜是眼的重要组成部分,虹膜诊断也是目诊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内经》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有诸内必形诸外”。根据中医眼科五轮学说,虹膜在五轮八廓中属于风轮,内应于肝,且又称风廓,内应于胆;瞳神(瞳孔)属于水轮,内应于肾,且又称水廓,内属于膀胱。故虹膜能反映肝、胆、肾、膀胱等内脏的生理病理状况。从经络学说看,手足三阴三阳经多直接或间接地与眼睛有联系。又目为肝之窍,目与肝的关系更为密切,在眼科六经辨证中,肝主筋,虹膜属足厥阴肝经所主。故诊察虹膜能反映脏腑,尤其能反映肝脏的情况。虹膜诊断法是借助虹膜检测仪来检查虹膜以确定人体体内脏腑器官的病变损伤,以及损伤位置和器官功能紊乱的一种诊断方法,是一种简便、无创伤、非侵入的健康检测方法。如虹膜检测仪BV2301AU,它体积小,图像清晰,便于使用,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