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了中医骨伤学科的发展

(二)推动了中医骨伤学科的发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骨伤学科成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骨退行性病变)的建设单位,并且是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中医慢病防治)建设单位;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筋骨理论与治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团队近10年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9项,省部级项目121项。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项及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面上和青年科学基金。先后发表论文618篇,其中发表SCI收录论文169篇,总影响因子363,被ScienceNat Med等期刊引用,并得到一致的正面评价。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得中药新药证书2项,实现6项成果转化。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及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成果奖。建立的骨退行性病变临床和实验研究技术平台,已经成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骨退行性病变)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每年吸引港澳台、东南亚、日本、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患者就诊。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9次,培养学员1000余名,指南、临床规范化治疗方案、专利、新药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专科的建设项目,通过临床协作网络,在2600余家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是“十一五”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科重点学科建设牵头单位。“十一五”以来协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办公室组织协调全国10多个分组、100多家医院的骨伤专科建设工作,组织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批34个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的筛选、验证和制定工作,其中该院具体负责起草制定了2个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后,这些路径在全国中医医院推广应用,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三甲医院评审和专科验收的重要指标。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牵头单位,具体组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八大类骨伤类技术的编写工作,现已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在全国实施。与本学科领域相关单位的学术研究与合作很好,建设期间主办召开6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46项。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成果奖。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与国际、国内骨伤专业学术机构均建立有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该院是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等4个二级学会主委单位。广泛开展学科学术交流,效果良好。该院积极鼓励骨伤科专业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在学科建设期间积极参加各种骨科学术会议,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进展和进行学术交流,使该院骨伤专业人员始终站在学科学术前沿;开展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已能完全满足学科建设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