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诊疗常规

1.创建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诊疗常规

1959年2月吴咸中参加第二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中医,开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探索。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探索中,他和他的团队始终以“肯定疗效,探索规律,改革剂型,研究机制”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总思路及基本内容,防止一方一剂的简单方法,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手术治疗与中药治疗的合理应用。博采中西医两法之长,形成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体系。这个辨证诊断体系包括:两个现代医学前提(即正确的西医诊断,对病理类型和轻重程度的正确判断,还要对发展趋势做出估计);3个中医辨证方法(包括八纲、脏腑和病因病机辨证);对于病情较复杂或病期较长的病例还要进行分期、分型。依此做出个体化的诊断,为提高疗效提供依据。在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胆道感染和胆石症,以及急性胰腺炎等几大类急腹症中,均制定了分期分型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与方法,明确了治则与方药的选定,手术指征与治疗过程中的动态观察等。上述诊断与治疗方法在全国范围内申办了20余期学习班,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术骨干。在其他中西医结合外科著作中也曾被较广泛地引证,并被载入第4~7版《黄家驷外科学》等外科权威著作中。1982年,WHO曾认定中西医结合急腹症为中国5个世界领先的医学项目之一。